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

別跪了,站起來!「乞丐村」要洗刷污名

甘肅省岷縣小寨村因為大批村民外出乞討,有大陸「第一乞丐村」的惡名,許多媒體紛紛報導,「乞丐村多見二層小洋樓」、「乞丐村乞丐坐飛機返鄉」等謠言,指當地居民靠乞討致富。不過,近年來,隨著生活改善及教育水準提高,為了擺脫不光彩的稱號,村內到處可見「別跪了,站起來」的標語。
《中國青年報》報導,小寨村村民李尕猴是最早一批出外乞討的人,29年前一個寒冷的冬天,他帶著7歲的兒子流浪成都街頭,抱著二胡反覆拉從電視上學來的幾首曲子,兒子則伸出凍紅的小手向行人乞討。李尕猴指出,「受過的罪大了,那時候人們只給幾分錢,給幾毛的都少。」
當外界傳言「乞丐村多見二層小洋樓」時,李家仍是村內最為貧困的家庭之一,一間磚木混合結構的房子,寬3公尺、長8公尺,4000元蓋房的錢還是來自政府的救助。屋內最值錢的是一台21吋的創維電視機,其餘破爛的沙發、供取暖的爐子都是撿回來的。為什麼這麼窮?李尕猴說,「要得最早,但沒要下去。」
李尕猴的乞討生涯從29年前開始,直到兒子李玉平一臉渴望地問他,「我已經10歲了,啥時候讓我上學呢?」李尕猴才覺醒。據了解,李玉平上大學那年,李尕猴想知道「大學長啥樣」,執意要陪兒子到去報到,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不是為了乞討而出遠門。
不過,回家的路上,為了兒子的學費,李尕猴又開始沿街乞討。李玉平聽到這消息,立刻趕回家制止。而當李玉平成了村中第一位大學生,李尕猴生平感受第一次到「尊嚴」,也下定決心不再乞討。李尕猴表示,供孩子上學,是他自認這輩子最正確的一次決策。
但仍有許多村民靠乞討度日,並蓋起了一棟棟的美麗瓦屋,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「財富」。中寨鎮民政站長楊維科指出,1999年前後,因為地少人多,加上自然災害,小寨人過得困苦,為了解決溫飽,才外出討米麵等食物,到後來討錢、謀利轉變,一些農民將乞討視為「快速致富」的捷徑,「不是生活困難去乞討,而是認為乞討來得容易,背後有利益驅動」。
只是隨著生活改善及教育水準提高,乞丐已逐漸減少,但小寨村卻難以擺脫污名,「好吃懶做」、「不知羞恥」、「假乞丐」等標簽貼在了小寨人的身上。一位到上海打工的小董表示,上網搜尋知道了家鄉的名聲,對於充滿調侃的語句「很受傷」,他從此幾乎不告訴別人自己打哪來。
而離譜的是,小寨似乎已經成了一種「品牌」,經常被冒名頂替,不少來自其他縣或外地的乞丐,被城市的救助站收容後,都聲稱自己是小寨人。有媒體甚至報導,當地有人乞討討出50多萬元的財富神話,並指「租孩子」乞討在當地已成為一種產業。
為了拯救小寨村的形象,當地政府這5年來推出各種政策,其中建學校是重要的一環。避免家長寒、暑假期間帶領小孩外出行乞,中小學生被要求每隔10天必須返校,而且每個假期,每個學生家長都會收到來自學校的一封信,教育他們告別恥辱。另外,村內也到處可見「別跪了,站起來」的標語。虎龍小學校長郎俊文相信,儘管救贖之路很漫長,但「小寨的乞討現象僅是暫時的產物,終究有一天會銷聲匿跡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追蹤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