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

[轉貼] 周育如:給對方法,沒有孩子學不會

文 / 周育如
全文轉貼自親子天下雜誌33期
http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32814&page=1
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周育如,曾經當過七年的中學英文老師,因為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,開始投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,專攻兒童心智與情緒發展。

周育如認為,目前的中小學教育的方法,鮮少符合兒童到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階段特質,孩子從學習中逃走,是因為成人們沒有在對的時候提供對的學習方法。「我們從來沒有給孩子透過實際操作、結合經驗、形成知識的歷程和能力。把對的學習方法還給孩子,沒有孩子學不會的!」周育如十分肯定。


孩童在學習上的失敗,我們常歸咎於沒有「提早學習」。所以父母讓你學更久、更多,看你會不會學更好一點?這樣的迷思,造成我們全國的孩子都在努力學習。

按照兒童的發展,幼兒階段明明就該著重觀察、操作、玩耍,為什麼他要去學國語正音呢?因為父母擔心他小學時注音會學不好;當他小學注音學不好時,害怕他中高年級作文會寫不好,所以他低年級要就開始寫作文;到了中高年級要觀察事物寫作文時,他又開始補國中數學先修班。

我們從來沒有思考如何在對的時候,用對的方法幫助孩子學習,只是不斷逼著孩子「提前學習」。

借用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理論,孩子身心、認知發展,有幾個重要的階段:

七到十二歲國小階段,屬於「具體運思期」。有兩個重要的心智能力開始出現:就是「以具體事物思考」與「可逆思考出現」。這時的思考不再像是幼兒階段,用事情的表象做直接推理;他開始可以做類似成人的邏輯推理,只不過他在做這樣有邏輯的運思時,很需要透過具體事物的幫忙。

現在的小學教育常被詬病的原因,是成人以為只要把大人學的東西內容簡化一點、白話一點、可愛一點,就可以給比較小的孩子學。但真是如此嗎?

根據皮亞傑的理論,孩子發展過程中,每個時期學習知識、運思的方式都不一樣。國小階段的孩子很需要透過具體事物的觀察跟操作,來獲得實際的概念,然後成為他的知識。成人可以給他複雜、多元的內容,但重點是必須透過他的實際觀察跟操作。

例如數學一開始學的是加法跟減法,如果老師教2+3=5,是用兩顆球加上三顆球,這就是透過具體操作,叫做「點數」。大人看起來很無聊的動作,但對孩子很重要。孩子要透過看到、摸到的點數一二三四五,把數字變成數量。但很多老師連這步驟都跳掉。

乘法呢,我在一顆盤子裡有兩顆球,我要五盤才變成十顆,所以我有第二盤、第三盤到第五盤,看到這東西的五倍的量才成為十顆。這年紀的孩子在實際的觀察跟操作中,才能形成概念、變成他的知識。之後當他有了這個基礎認知,你才叫他去背九九乘法表,抽象符號的背誦,才能跟他具體操作所形成的概念相遇,成為他的經驗與知識。

孩子太早被迫強記結果

可是現在我們的教育把這塊拿掉了,孩子在不同階段需要的學習方法整個都被架空。我們從孩子一入學開始,就填塞給他成人思維的最終結果,讓孩子透過背誦來習得,逼孩子透過強記、不斷的反覆紙筆考試,產出一些表面上的學習成果。但是實際的操作、實際概念的習得,在腦袋中形成連結的過程,是一直沒有的。

這是為什麼孩子到國小五、六年級發現數學好困難,甚至到了國中他可以用抽象符號運思時,卻愈來愈學不會的原因。

在常態分布下,只有少部分的孩子勉強可以應付這種直接背誦結果、用抽象符號的學習,可是那未必可以成為真實的能力。即使是在台灣教育體制中一路順利成功長大的孩子也是一樣。我們去國際上參加數學科學競賽可以得到很好的名次,但是多少人成為科學家,能夠成為這領域真實的研究者?少之又少!因為我們都在學最終結果,實際的概念形成歷程不在我們裡頭。所以我們只會考試,參加國際大型競賽,但我們沒有真實的獲得知識的能力,因為在我們成長過程中,從來沒有人給過我們那個能力。

十一至十二歲(國中)以後,屬於「形式運思期」。這時期的主要特點是「透過符號思考」以及「邏輯和抽象運思出現」。到了青春期,照理說孩子就可以透過純粹的符號,去做運思跟思考。但我們現在教育的問題在於,他從小到大一直在透過符號在思考,前面都不知道在學什麼。當他進入青春期,真正需要透過符號思考時,前端是架空的。

為什麼很多孩子到了國中時都放棄學習?一個班有三分之一能跟上學校學習就很了不起,其他三分之二就等著被說「天生我才必有用」。你告訴他沒關係,鼓勵他探索自己的性向,事實上就是在告訴他說:「你就是讀不上去了嘛。」為什麼他讀不上去?因為他該有的內在真實體驗跟概念,從來不在他裡頭。在常態分配中,最後只剩下極少數孩子可以勉強透過純粹的符號概念來學習。但很多的孩子在這過程中,不是愚蠢,也不是沒有學習能力,而是缺乏前面具體運思的能力。無法形式運思的孩子,就在整個教育體制中出局了。

不是教太多,而是方法錯誤

所以皮亞傑的理論雖然受到很多修正,但它是個經典理論。今天回頭來看,還是能給我們很多教育的省思。我們整個教育完全不講求歷程,孩子真的不是這樣學的,你如果沒有讓孩子經歷知識形成的歷程,如何能要求孩子達到最終境界?

當免除基測,把考試箝制拿掉,孩子有機會真正去學時,我們更應該重視,在教學方法上,是不是真正看重孩子的學習歷程,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有可能學會的。

教改過程中,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快樂學習,要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。但問題恐怕不是學習的內容太多,而是沒有找到適合孩子不同階段的學習方法。也許方法還給孩子了,你給他的東西還嫌太少呢!孩子這麼長時間在學校,老實說他真的可以學很多事情,可以有很多的操作跟體驗,但這時段我們到底讓孩子幹什麼去了?就只是讓孩子坐在教室裡,聽著老師用不適當的方法教他,然後再告訴小孩說你不行、你不會,然後還逼他回家再去補習,再用同樣錯誤的方法,把他沒有辦法學會的東西再學一次,真的是浪費孩子的青春跟童年。



追蹤者